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,全面落实《河北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精神,11月7日下午,学校在图书馆举行“AI赋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”专题培训启动仪式暨第一期活动。活动由教务处主办,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。学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孙洪生出席活动。教务处处长谭洪华,副处长亢延飞、段晓燕,各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和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参加活动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富主持启动仪式。

谭洪华在启动仪式上致辞。他强调,教育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,培训活动要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拓展德智体美劳“五育”教育数智资源库,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数智支撑;要聚焦夯实“学生中心、教学中心”育人理念,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力,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,建设一批数智化的一流课程、一流教材、一流智慧型教学创新案例,全方位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;要聚焦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,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过程性、形成性教育教学评价改革,助力持续提升教育教学目标达成度,高水平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。
启动仪式上,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叶永飞解读《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方案》。

随后,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钰副教授以“解锁学习通AI潜力——内容建设与智能交互实践”为题进行专题培训。从学习通AI工作台的AI助教核心功能切入,到具体AI应用的详细拆解与实践路径,再到AI智能体的深入解析、AI学情分析的实操要点,讲解层层递进、逻辑清晰,精准回应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面临的实际困惑,提供了可直接落地的AI教学应用方案。互动环节,与会教师积极发言,刘钰老师逐一进行了答疑解惑。
此次“AI赋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”系列培训活动,是学校主动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、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。未来两周,结合“教学质量月”整体工作安排,学校将围绕AI与学科教学融合,分阶段、分学科陆续面向医学、农学、理工、文史等学科进行专题培训,进一步挖掘AI技术在不同学科场景中的应用潜力,助力教师探索学科特色化AI教学模式,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入新的动能。







